3)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势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人开放的市场,却是面对整个中国。这么一算计,美国人基本上无利可图,反倒是把自己的市场整个拱手想让。要么放开技术制裁,同意出口中国人最急需的航空喷气发动机、大马力柴油机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要么就接着吃亏。

  美国人找到中国人要求修改贸易协定,但是杨震却坚决不干。直接告诉美国人,修改可以,要么解除对高科技产品,对中国购买美国科技专利和中国留学生选修专业的封锁。要么就这么下去,大家还是该干嘛干嘛。

  先是欠债不还,在对日战利品上耍了美国一把,接着又在贸易上搞出这么一堆花样,美国人对杨震简直恨之入骨。全美大学以及科研机构之中,为了研究杨震这个家伙究竟是什么人的研究所,就达到十五六所。每年关于杨震的研究报告,达到了上千份。

  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名单上,杨震一直是排在前五名的。甚至杨震的一举一动,美国中央情报局都有几百位高级探员在死死的盯着他。如果杨震在政坛上消失一个月,美国人就要花费一笔不菲的资金,研究这个家伙消失这段时间究竟去干了什么。

  最搞笑的是在七十年代初,杨震因为旧伤复发,到海南岛养了半年的病。半年之内没有摸清楚杨震下落的美国政府乱成一团,花费了一笔不菲的代价,专门研究杨震这半年干嘛去了。

  当在七十年代末期,接任中央军委主席之后的杨震第一次应邀访美的时候。美国人甚至抽调了几百位所谓的中国问题专家,转门研究杨震这个中国第二代领导群体之中最年轻的人,在这次访美究竟会搞出什么幺蛾子来。如果不是杨震当时举足轻重的地位,恐怕美国人会宣布杨震终身为不受美国欢迎的人。

  不过这些事情杨震虽说现在就已经开始秘密谋划,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开始着手部署。尤其是对日本本土下一步的轰炸重点,已经要求航空兵按照自己要求制定计划。在目标的选择上,一定要多注意一些。

  但是现在已经秘密组建一个郭炳勋都不知道,包含着情报、政工、工业专家,以及对日经济专家组成的精干小组。正在苦心筹划,从情报到目标的选择,包括后续可能带来的结果都要反复仔细考虑到的杨震,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这个计划实施之后带来最终的影响。

  现在对于杨震来说,重点还是放在眼下的战场之上。不过尽管杨震对郭炳勋的担忧不以为然,但多准备几手在杨震看来还是必要的。杨震最终还是决定同意郭炳勋,对日军可能会采取的某些做法,拟定一个应对计划。

  还是那句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日军虽说战术死板了一些,变通能力差了一点。但并不能说这支军队,从大脑到脚后跟全身彻底都僵化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