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章 姜还是老的辣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制的部队作战能力,以及指挥官的战地指挥能力强于中国军队之外。最关键的就是其足够的通讯能力,缜密的作战计划,以及快速增援的能力。

  而且日军山地战的能力,也远远的超过中国军队。无论是山地行军能力,还是山地作战能力,穿皮鞋的日军并不次于穿布鞋和草鞋的中国军队。无论是在山地行动的速度,还是山地穿插的能力,基本上都超过中国所有的军队。

  即便是擅长山地作战的关内部队,在这一点上与日军相比也略有不足。这一点虽说说出去有些难堪,但是必须要承认。再加上日军每次出击,都有大量熟悉地形的伪军配合作战,这一点无疑增加了关内部队的弱势。

  日军的武器装备中,很多也很适合山地作战。无论是掷弹筒,还是步兵炮,都是山地作战的利器。其缜密的战术,再加上凶悍的作战能力,以及旺盛的战斗意志和极强的配合能力,使得即便在山地作战之中,中国军队一般也很难是其对手。

  即便短时间之内合围住部分日军,但只要战斗不能在短时间之内解决,在周边的日军快速增援之下,也很难彻底的消灭掉被合围的日军。反倒是自身在日军顽强的抵抗之下,因为伤亡惨重无力应对日军援军只能被迫撤退。

  敌后战场的无数次反扫荡作战,装备轻便的关内部队。反倒是在山地战之中,很难与日军抗衡。除了火力上的弱势之外,主要就是差在日军山地战能力,并不弱于关内部队。即便是能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有利地形合围住部分日军,但也很难全歼。

  日军的山地战能力,以及山区战场特有的特点,再加上今后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华北战场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关内部队的各级建制,既要保证足够的机动灵活性,又要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集中足够的火力,面对一路或是几路的日军。

  而且整个华北地区,除了晋中盆地以及冀中平原、黄淮平原之外,大部分的地区还是以山地为主。重装部队固然能在火力上全线压制日军,但是在山区以及关内大部分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很差的情况之下,很难发挥出足够的机动性。

  副总指挥的这个编制,至少在两年之内还是符合未来一段时间华北战场的局面。当然也不排除随着敌情的变化,原有的计划出现意外。这个编制很是符合副总指挥,先稳定山区根据地,再向平原区渗透的想法。

  至于说派遣抗联南下,至少在四三年上半年之前,杨震是不会有这个想法的。四二年一场席卷了整个华北的大旱,四三年接连天灾,整个华北地区根本就无力负担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同时东北也无力在支撑南满战场的同时,同样支撑华北战局。

  正像副总指挥说的那样先稳定山区,将日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