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三章 心狠手辣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义夫中将与大野武城少将,却是相当的头疼。

  几天的鏖战下来,四十四军的确是守住了二道防线。但在敌军刻意为之的态势之下,却是与敌军越缠越紧。想要尽可能的悄无声息摆脱敌军,将部队撤下来,对于眼下的四十四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唯一能选择的突围方向,全部都是山区地形。四十四军眼下装备的重武器,根本就无法携带。剩下的是全部丢弃还是全部炸毁,还有大批的伤员怎么携带,对于本乡义夫中将来说也是一个难题。

  这二位凑在地图上,仔细研究了整整大半天的时间,却是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以一部兵力向西南方向,全力反击铁岭、平顶堡一线,摆出一副四十四军要重新打通,与三十军联系的态势。

  同时主力在南北两线逐步收缩,并放弃部分次要的阵地。以两个独立混成旅团分别依托有利地形,准备接替南北两个方向的防御,其余他的兵力秘密向柴河堡两翼进发。待所有的部队赶到后,全军沿着柴河堡两翼山地向东全力突围。

  能携带的迫击炮和山炮,全部拆卸开来上马匹。无法携带的野炮和榴弹炮,在掩护主力突围之后,除了拆卸下炮闩带走之外全部抛弃掉。重伤员全部火化烧掉,轻伤员则编入两翼阻击部队。突围部队每人携带五天的补给,以及一百二十发子弹、四枚手榴弹。

  轻重机枪、掷弹筒各携带两个基数的弹药,迫击炮、山炮和步兵炮,则每门炮携带六十发炮弹。其余的粮食、弹药和其他物资,包括所有的卡车在内全部丢掉。由掩护部队在主力突围之后,连同无法携带的野炮和榴弹炮在内,全部统统的炸掉。

  在突出柴河堡沿线敌军的防御圈之后,全军经大甸子,在南杂木一线越过奉海铁路,然后全力向本溪方向撤退。利用辽东敌军主力,正在与第三军激战,身后兵力薄弱的态势,经新宾、桓仁撤往宽甸。

  至于前线与敌军纠缠过紧,实在无法撤下来的部队,则就地担任掩护全军突围的重任。壁虎断尾战术该用的时候,就一定要果断的使用。怎么样保证大部分的兵力冲出去,才是自己最应该考虑的。

  为了保证四十四军主力能够最终突围成功,并且能够尽可能多的将四十四军主力带出去。这二位带着四十四军司令部一群高级参谋,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拿出了一个他们认为最详尽的计划。

  其所属的所有部队,都规定了严密的突围计划。各部队在突围的时候或是该反击,或是该向那个方向绕路。那一个部队打头阵,那一个部队留在后边断后。那一支部队在什么时间,向什么方向突围都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其整个突围方案,甚至直接落实到了大队一级。

  在减轻所谓负担,也就是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