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9章 最后一次机会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的要求。对于苏联专家参与研究的事情,杨震全部接受。

  但是对于苏联方面提出的转让美国人提供给自己的部分苏联也缺少的机器设备的要求,杨震却是只接受了一半。杨震同意可以按照苏联人的要求提供部分样品,但是全部转交给苏联人,却是不同意。

  这些机器设备,相对于自己和苏联目前的工业能力来说,大部分首先是自己急需的。甚至很多设备,眼前看着无所谓,但是对于今后的发展却是至关重要。转让给苏联人,对于自己今后的计划很是不利。

  最起码,在自己连美国人究竟提供了什么样的设备,让苏联人如此费尽心机的想从自己这里搞到手。更不知道苏联人究竟看中了那些设备的情况之下,贸然的答应只能使得自己今后陷入被动。

  不过,为了堵住苏联人的嘴,杨震也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就是在美国人的机器设备运到后,抗联方面可以按照苏联的要求提供一些样本。并同意苏联派出专家研究,以便仿制或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技术实力,重新自行设计。但是这种参与,必须是秘密的,绝对不能让美国人知道。

  面对格里戈连科的反对,杨震几句话就堵住了他的嘴巴。杨震的话很简单:“如果美国人知道自己将他们一直对苏禁运的设备转交给苏联方面,以后在提供机器设备的时候,不会再提供任何的最新型机器设备。”

  “如果美国人不在提供新式设备,那么对于苏联方面来说损失将会更大。美国人不再提供新式的设备,那么苏联人就更没有获得这方面技术资料的可能。保持自己所说的合作方式,苏联人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美国工业的最新技术资料。”

  “但是美国人如果因为自己将美国人提供的新型机器设备转交给苏联方面,而不再提供最新式的机器设备,苏联人也同样失去了自己所需要的西方最新的工业情报。这对苏联今后的工业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杨震说这番话的时候,心里底气很足。他很清楚,此时的苏联工业,可以称之为工业大国。但是与美国和德国相比,却是远远称之不上为工业强国。其工作母机,还要依赖从美德两国进口。失去了美国最新式的科技来源,苏联人的工业进步和工业扩大能力进步将会是异常缓慢的。

  苏联人有庞大的工业,但是在工作母机,尤其是各种新式的机器设备方面,却是严重的依赖西方进口。真正奠定苏联工业强国地位的,是二战中美国提供的几十万倍最新式的机器设备。以及战后,对德国人才和工业的掠夺。

  正是美国人在战争中提供的几十万部西方最新式的机床,以及拆光了集中了整个德国相当一部分工业部分精华的苏战区的工业基础。才使得苏联在二战过后迅速的恢复起来,并在短时间之内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真正的奠定了其工业强国的地位。

  对于杨震来说,苏联人的趁火打劫行为虽然很让他愤怒,但他却知道这是自己在苏德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合纵连横的最后一次机会。等到二战全面爆发后,为了让苏联人维持将战争维持下去,并最大的牵制德国人。美国人会在其《租借法案》实施中,为苏联军事工业提供大量的先进机械。

  几十万部美国最新的军工设备,在全盘将苏联真正工业化的情况之下,也让苏联人不会在这个方面对自己再有任何所求。而自己再也无法从苏联人手中敲诈到任何的好处,除非美国人对自己转让使苏联人眼红的某些军工技术。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