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一章 余波之两利之请求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重庆方面发生的事情,正忙着亲自与苏军谈判的杨震自然是不会理会。在中央的调停和出面协调之下,抗联东北军区司令员杨震与苏军远东军区司令员阿巴那申克大将,经过秘密艰苦谈判,背着美国人又私下达成了一个协议。

  在这个协议之中,苏联方面再三保证,不会在以任何理由扣押美国援助抗联的物资和装备。但抗联必须继续向苏联方面提供他们得到的一切美国航空技术。并同意在美国援助物资分配有争议的时候,双方不得在采取任何的类似相互报复的行为,一切以协商解决为重。

  苏联人也答应将自己最新的武器技术,尤其是航空和坦克方面发展的技术与抗联分享。并在雅克系列战斗机的基础之上,为抗联研制一种作战半径可以抵达日本本土的远程护航战斗机。

  同时在杨震特别要求之下,并经过双方协商。苏联人同意抗联选拔一部分干部、战士进入苏联海军,学习各种舰艇尤其是潜艇的指挥与操作。并同意这些人在完成学习后,接收一部分苏联海军舰艇在黑海、波罗的海与北冰洋三大舰队,替代因为苏联海军人员被大批抽调给陆军,而执行护航、反潜、扫雷以及岸防等任务。

  当然这个协议得到好处的不单单是抗联可以借窝下蛋,利用苏联海军为自己培养出一批经历过实战的海军人才。而且苏联方面,得到的好处同样多多。有了中国人替代,苏军可以在不影响海军基本运转和战斗力的情况之下,从海军抽调出大量的人员编入陆军作战,以补充伤亡巨大的陆军。

  到协议签署的时候,苏德战争已经整整打了一年半。苏军虽然制止住了战争初期的大溃败,但其人员的伤亡在某只别有有心手的搅合之下,远远超过杨震曾经了解过的历史。战争打了不过一年半,苏军损失的兵员,已经近八百余万。

  对于眼下正在进行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苏军来说,这个只是才开始的战役便已经打的异常残酷,早上进入战场的一个齐装满员的师,晚上撤回伏尔加河东岸只剩下几十个人。平均每三天就填进去一个整师的战役,无疑又是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还需要多少部队才能填满的绞肉机。

  在大部分人口密集区域已经处于德军占领之下,根本就不可能征兵。部队伤亡又极其巨大的情况下,原本看起来很充足的苏军后备人力资源已经多少显得有些紧张。整个苏联国内,几乎所有能扛起枪的男人,绝大部分都进入部队服役。

  哪怕就是这些人是劳改营的劳改犯,监狱里面的刑事犯,只要你是男的,就给我上前线。对兵员来源如饥似渴的苏联人,对于杨震的请求经过再三犹豫之后,苏联人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这个至少看起来对双方都有利的请求,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