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七章 歼20改进计划2(第二更,求月票,求订阅)_超级机器人分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移动硬盘过来,里面有高达200多G的歼20战斗机相关资料。

  昨天下午他回去和总装的人一说,没过多久高层就批示下来,要求611所全面配合星环集团的工作。

  杨宁一方面好奇星环集团的背景,另一方面心中也在猜测,陈新背后恐怕有着了不得的技术团队,否则军方绝不会如此火急火燎。

  当天晚上,611所歼20团队的所有员工全体加班,将过去几年歼20项目的所有档案整理出来扫描成电子文档,一股脑儿发给了杨宁。

  等杨宁把这个装满了重要资料的移动硬盘交到陈新手里的时候,他才轻轻松了口气,说道:“陈先生,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如果还有什么需要的话只管联系我们!”

  陈新微笑着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陈新又开始了在龙首山地下基地早出晚归的上班生活,和钢镚一起对歼20战斗机进行改进。

  目前歼20一共有三架验证机,其中一架用于地面静力试验,另外一架2001号已经飞往YL试飞院,剩下的一架2002号还在成飞。这几架飞机都还属于工程验证机,和真正的原型机还有所区别,因此改进余地相对较大。

  对普通人而言,一架历经多年研发、即将成型的新型战斗机,如果突然交给一个陌生的团队去做,即便他们手里有更强的技术,想要短时间内改进,恐怕也很难下手。

  因为他们不了解这架飞机的设计理念,不了解制造这架飞机团队的工艺材料水准,甚至不了解这架飞机的具体开发进度。

  但是这些难点到了钢镚这里就根本算不上困难了,去了趟蓉城,将自己的身体完全融入到歼20战斗机之后,钢镚对这架飞机早已了如指掌,哪些地方有缺陷,哪些地方需要加强,它掌握的信息甚至比杨宁他们这个研发团队掌握的还要全面。

  而且杨宁他们给陈新的资料也不是毫无用处,比如里面关于中国碳纤维材料工艺的描述,关于隐身涂料的描述,关于中国相控阵氮化镓雷达T/R组件的大致开发进展,这些让陈新和钢镚改进歼20战斗机时有了更多的针对性。

  至少钢镚不会把歼20改成一款远超中国航空工业制造能力水平的战斗机。

  首先钢镚从相对比较容易下手的地方开始修改,比如歼20的气动布局。

  一直以来,腹鳍被认为是歼20最大的败笔之一,因为它们将直接影响到歼20的隐身性能。

  这种为了战斗机机动性而妥协的设计在钢镚面前没有任何用武之地,而钢镚要做的也很简单,直接将腹鳍去除,机动性则由未来由塞伯坦机械开发的带有矢量尾喷的WS-15涡扇发动机来以及鸭翼来保证。

  接着,钢镚将歼20进气口的前缘改为下倾,以提高进气效率,又将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