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四四章、务必成全_三国之西凉铁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着逍遥的小日子?

  痴人说梦!

  想保住世代繁衍生息的牧场,就只能选择与华雄并肩作战!

  因为华雄的背后是大汉朝廷!

  只要他们愿意拥护汉室权威,承认自己是大汉子民,就能得到朝廷庇护。

  当然了,得到了庇护,有些义务也是承担的。

  比如徭役兵役,还有赋税。

  至于要承担义务的尺度如何衡量嘛.........

  华雄出城三十里,就是在等着他们认清现状后,放下不切实际的想法,过来好好谈谈。

  并且,诚意也让使者带回去了。

  白马盍稚义从和羌道义从,就是给河关群盗的定心丸。

  白马羌接受了华雄的条件,就圆了数百年回归故地的夙愿;而羌道各个部落,一直以华雄马首是瞻,因而得到庇护以及丰厚的战争红利。

  事实胜于雄辩。

  河关群盗们在使者回报,衡量利弊后,终究还是选择了屈服。

  他们先是遣回了族人,以示没有和汉军争雄之心后,才带着百余亲卫来到华雄的军前。

  所以,他们也迎来了很丰厚的回报。

  向来狡诈的华雄,深谙“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做法,扔出了他们无法拒绝的诱惑。

  他们可以用战马牛羊,和华雄交换蜀锦、賨布(土家织锦)、丝绸等稀罕物资,然后自己组织商队去走丝绸之路,获取丰厚的财富。

  并且,华雄还是上表朝廷,为他们表请“归义羌长”等名号。

  代价则是护羌营将进入河关县驻扎,接手政务,他们需要听从号令。

  无论是随军征战,还是缴纳赋税。

  至于宋健去年派遣出去的那支商队,归来以后也会被汉军收编。

  这样的条件,河关群盗的首领们,只需片刻商议,就十分欢欣的接受了。

  一方面,是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另一方面,则是华雄没有敲骨吸髓,反而给了他们一个美好未来:有蜀锦及丝绸等物的供应,未来他们部落壮大是可以预见的。

  就算他们不组织商队走丝绸之路,也可以和湟水流域的部落交易,转手即可获利。

  物以稀为贵嘛。

  关中三辅和西凉的贸易上禄,早就因为频繁的战事而中断了。

  而凉州与益州的交通,则是被武都郡所隔断。

  也导致了,如今这些令西域各国趋之若鹜的物资,有价也无市。

  华雄愿意将货源供应给他们,以实际利益奠定双方合则共赢的局面,他们还有什么好犹豫不决的?

  皆大欢喜后,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在和张都尉协商后,华雄将各部兵马都做了调整。

  白马盍稚义从和羌道义从合编为一部,号武都义从,以姜叙为主王灵为副。他们和赵昂带着的敢死营,回去武都郡驻扎就食。

  隶属张都尉的尹奉,带着本部兵马进入河关县接手防务,修缮城池备战。

  而杜默则是带着护羌营的附庸乞活营,继续留在抱罕城内协助张都尉镇守,以及收编之前宋健的降兵。

  为了让背井离乡的乞活营兵卒们归心,华雄做出了承诺。

  只要愿意安心驻守抱罕,他们留在羌道屯田的家人不再为奴,而是全部编入羌道户籍,原先的军屯也转为民屯,出产五五分。

  至于庞德,是以护羌假司马的身份,带着四百护羌营前去收编河关群盗,沿着大夏河驻扎,成为守备王国来袭的第一道防线。

  恩,这是庞德自己要求的。

  理由是他要报仇!

  当年他兄长庞柔因为不愿出仕王国麾下,因而被夺了田亩以及勒索不少财富。这也是他阿父让他率领私兵,入华雄麾下征战的初衷。

  “昔日贼子王国有迫我庞家之恨,还请华校尉成全!”

  他是这么说的。

  很郑重的躬身拱手,第一次以官职称呼华雄,而不是表字。

  也意味着他从这一刻开始,将两人的身份定位明确,不再限于姻亲之家或者友朋。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