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四八章、有利则图_三国之西凉铁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想给说了出来。

  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当今儒家长盛不衰,成为大汉的唯一显学,根基是在仕途之上。

  以经学传家,教导世人,能得到朝野的敬仰。

  譬如当今四海扬名的大儒郑玄,在黄巾之乱时居于乡里,仅靠名声就让黄巾贼寇绕道而行,不敢去惊扰。

  而以经学入仕,则是世家豪强“富而思贵”的追求。

  通过让家中子弟出仕,来庇护家族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虽然说,有许多大儒依旧秉承着“修身齐家治国”济世的高尚理念。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儒家也慢慢演变成为仕途的垄断,形成了钟鼎之家的传承根源。

  如此一来,过于理想化的墨家陷入沉寂,也不出意外了。

  食五谷杂粮,藏七情六欲。

  人终究还是保留了动物的本能,一心为公者寡,谋求私利者众。

  但在大汉朝,读不起书的黔首百姓,比传承经学的世家豪强要多得多。

  这些生活于底层的人儿,和尤重艰苦实践的、“短褐之衣,藜藿之羹,以自苦为极”的墨家理念一脉相承。

  所以,华雄对墨家的建议,是将根基植于芸芸众生中。

  他打算在武都设立“百工署”,专注于农具、兵器、工具等器械的改造研究,让墨者来主事引导,形成共赢的局面。

  对于华雄来说,百工署的研发,能让他麾下兵马有更加精良的军械,治下之民能收获更多的粮秣。而对墨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主事百工署,将墨家学说广泛传承,避免遗世独立太久而消亡。

  至于以后双方理念不同而爆发冲突,那就就事论事,慢慢磨合吧。

  反正没有事到临头的时候,谁都不敢保证会做出什么决定。

  华雄语毕,墨者就陷入了沉默。

  他们有些心动。

  传承先辈的思想与学说,是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也有些担心。

  今日华雄提出来的合作,和当年墨家入秦国没什么区别,谁都不敢保证华雄以后强大了,会不会翻脸不认人。又或者,墨家学说的影响好不容易再度昌盛了,华雄迫于儒家的压力,会不会就改弦易辙不愿支持了,甚是态度转为打压。

  武都李家和墨家利益同体多年,因而李俊也当仁不让的问出了这一层担忧。

  对此,华雄也准备好了腹稿。

  最长久的联盟,是让合作的利益,一直大于撕毁盟约的代价。

  华雄打算依托墨者,建立情报系统。

  墨家分裂后,西方之墨虽然以擅于专研器械著称,但也没有失去“以侠客的身份行侠仗义”的坚持。

  许多西方墨者,至今还有游侠各地的传统。

  因而华雄让他们在游侠四方的时候,顺便收集各方势力的情报。

  如此一来,墨家就能涉及到华雄的军中机密,形成双方长期相互依靠下去的基础。

  毕竟华雄以后想要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