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〇三节 一天情侣的甜蜜_他从末世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隐姓埋名,出家为僧。他钟情山水。师法自然,从事作画写生,一生遍访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领悟了大自然的一切生动之态,开创了华国画坛绘事的一代风尚。开辟了扬州画派。为扬州八怪的先驱。

  石涛和尚不仅是华国画坛的一代宗师,也还是一位叠石造园的高手。他在四十一岁时结束云游生涯,侨居扬州,创作了叠石杰作片石山房,死后葬于扬州蜀冈。它也是石涛大师留在人间的唯一叠石作品。所以称为孤本。

  清光绪九年,何芷舠从吴姓人家手里买下片石山房,把它变成了何园的一部分。进入小院,门楣上的“片石山房”门额系移用石涛墨迹制作。此园的设计,以石涛画稿为蓝本,顺自然之理,行自然之趣,表现了石涛诗中“四边水色茫无际,别有寻思不在鱼;莫谓池中天地小,卷舒收放桌然庐”的意境。

  古人云:“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扬州无山,园林中常采用平地叠石之法,而叠石增山是很讲究的,必须运用高度技巧。

  分峰叠石当为扬州造园的一大特色,而何园现存的湖石假山保持了基本原貌,今天云落和考拉有机会领略它的风采。湖山西段那座奇崛兀立的石峰,就是大师的人间孤本,它并非自然而超脱自然,出自人工却巧夺天工。

  峰高米,作傲视群雄状,在江南园林中前无古人,所以被人们称誉为冠盖园林叠石的“天下第一山”。人间孤本的假山腹内,藏有石室两间,上有凌空栈道,下临瀑布深潭,人们从这座屹立不倒400年的人间孤本上,感受和领略着石涛大师博大精深的艺术造诣和山水情怀。

  片石山房虽占地不广,却使廊、厅、亭、假山与水达到有机的统一,给人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意境,在有限的天地中给人以无限的遐思。

  园中有一有趣的景观——“镜花水月”。所谓“镜花”,就是水潭边的廊道墙壁上嵌置一块硕大镜面,刚好映照出园内盛开的鲜花。

  同时镜子又好像是一扇透窗,不仔细分辨,很容易误认为镜中是窗墙外的景色。整个园景可通过不同角度映照其中,能将园中景色收入自己的怀抱。

  所谓“水月”,则是园中假山丘壑中的“人造月亮”奇观,在白天可以看到水潭中有一个明亮的月亮。这是光线巧妙地透过假山的留洞,映入水中,宛如明月的倒影,故而在此白天也能观赏的月亮。盈盈池水,盎然成趣。

  与镜子遥遥相对,东北湖山脚下的水潭中,则藏有一轮白日明月,它跟随着观赏者人行步移,从满月到月牙,依次变幻出盈虚百态。别有一番味道、一番风景。

  扬州自古就有月亮城之称,有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而此处可谓扬州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