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三五节 花开四时带笑颜_他从末世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廊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之所以这么只是因为长廊这头走到尽头等于从夏走到了秋。

  这是园中连接夏秋两景的抱山楼,楼前的长廊如长臂将秋夏两山抱于胸前,抱山楼由此得名。抱山楼为七开间的楼房,上有“壶自春”匾。

  壶自春取自《个园记》中“以其目营心构之所得,不出户而壶自春,尘马皆息。”其意是个园空间虽不及名山大川,但其景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之意。

  秋山和夏山的两山脚在衔接处是以压缩体量的围点做法来协调过渡,夏山湖石延伸为花台驳岸,如云之弥散,秋山黄石则尽量选用圆厚纵纹者来围点花坛,尽量缩差异。

  抱山楼廊为复道廊,游人无论在上或在下都可漫步廊道,在浑然不觉中从夏就走到了秋,所以此廊亦被戏称为“时空隧道”。

  立于楼上长廊,可见楼前水池东边有一六角亭,清漪亭飞檐翘角,清丽挺拔,和抱山楼的壮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亭,在古时候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所以道边多设亭。

  亭在空间上**自在,布局上灵活多变。在建筑艺术上,亭集中了华国古代建筑最富民族形式的精华。园林中的亭可以供人们遮阳避雨、休息观景,也使园中的风景更加美丽。

  清漪亭的周围似乎是随意点置了一些湖石,但是因为池水的环绕使这些湖石便成了破浪前行的船头。亭西悬一匾“清漪”,亭前有楹联:何处箫声,醉倚春风弄明月;几痕淡影,斜撑老树护幽亭。

  倘若月明之夜立于亭中,微风徐来,碧水荡漾,在隐约的箫声中沉淀自己的心情,到也算不辜负了这明月春风、老树幽亭。

  如果春山是开篇,夏山是铺展,那么秋山则是**。沿楼廊东行,越过架空的复道廊,可直达于气势雄伟的秋景黄石假山。

  秋山用黄石叠成,用石泼辣,气势磅礴,植物配置以枫树为主,间杂松柏,秋山的主面向西,每当夕阳西下,松之苍绿,枫之火红与山石的褐黄在暮色中明净如妆,极具画意。

  但最为精妙的还是其内部山道设计,上下盘旋,纵横交错.石屋、石桥、石梁、、石洞、和山中筑融在一起,时涧时谷,时壁时涯,变化莫测。

  游秋山前应当事先知道:“明不通暗通,大不通通,直不通曲通”的口诀,定会平添许多乐趣。

  相传黄石假山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石涛所叠,清人汪全泰写给园主次子黄奭的诗词中有“若年少,怀故里,甚牢骚。自言家居,大涤石屋洞高。”之语(大涤子为石涛别号)。

  秋景又称黄山,外形峻峭依云,绵延不绝,分西,中,南三峰,中为主峰,西、南两峰为辅。三者之间宾主照应,参差掩映,形成起伏绵延的山势。

  中锋最为险峻,突兀惊人,峰顶叠石仿佛余工未了,更是耐人寻味。这是叠石者大量使用“挑飘”技法形成的效果。“挑”是块石从山体中横向当空伸出,“飘”是在伸出的块石顶端竖石的手法。未完待续。。

  ...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