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四〇节 颜沉鱼和考拉_他从末世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篆书“丰乐名区”四字,是因过去这里属大仪乡丰乐区而得名。正反两面篆书都是光绪年间盐运使姚煜手书,结构工整,字体雄美。牌楼前面南而踞的一对石狮格外引人注目,石狮按皇家园林规格雕镌,造型雄健,正头,蹲身,直腰,前爪平伏,傲视远方。

  这对石狮是扬州名刹重宁寺的古老遗物,60年代移至此处。山门外东偏壁上,面南嵌着一方石刻,上有擘窠书“淮东第一观”五字。碑石立于清雍正年间,由扬州知府高士钥提议,用宋代著名词人秦少游赞颂大明寺景观的句意书刻,字由金坛书法家蒋衡书字。

  北宋时,扬州属淮南东路辖区,著名文学家苏辙(子由)与秦观(少游)畅游大明寺,作诗唱和。秦少游诗末句为:“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自此,大明寺景区为“淮东第一观”而名闻天下。

  清代,雍正帝曾为大明寺题联:“万松月共衣珠朗,五夜风随禅锡鸣。”乾隆题联:“淮海奇观别开清净地,江山静对远契妙明心。”

  寺前西院墙上为“天下第五泉”大字石刻,金坛王沂书,新安汪立庚立石。大明寺东侧晴空阁北院东廊壁上,嵌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篆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碑刻,乃国内罕见的篆书之宝。

  书写这部心经时,61岁的邓石如住在山寺月余,每日薰沐素食,躬亲监刻,以示脱俗。此碑书刻精湛,章法雄浑,是邓石如的第一杰作。在大雄宝殿的东廊南壁上,还嵌有邓石如的篆书石刻一方:“岂有文章惊海内,更携书剑客天涯。”亦为邓氏石刻珍品。

  同一般寺庙有所不同,大明寺的山门殿同时也兼作“天王殿”。正门上额“大明寺”三字是赵朴初集隋代《龙藏寺碑》而镌,字体古风流溢。

  颜沉鱼和考拉进门正南供奉着弥勒佛坐像,左手握布袋,右手持佛珠,佛教说他将在释迦牟尼涅槃后成为“未来佛”。两侧有一副明太祖朱元璋所撰对联: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弥勒的后面站像是护法韦驮,他左手擎须弥山,右手按“降魔杵”,护持释边牟尼讲经说法,因而被称为佛教上的护法神。

  在大殿的东西两侧排列着四大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能护持国土;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能令人善根增长。

  西方广目天王,左手持宝珠,右手握龙,能够静眼观察,护持民众;北方多闻天王,左手按银鼠,右手持伞,能护持人民财富,多闻福德。

  颜沉鱼和考拉从天王殿北门出来,但见庭院开阔,古木参天,香烟缭绕。庭院东面有百年桧柏,西面有百年黄杨。北端有一道高约2米余的坡势,沿坡有15级石台阶。

  大雄宝殿前有一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