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六章 左挡右击_抗战惊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冲击波肆虐着大地,在一连串的巨响爆炸之中,地表的土层被炸药的强力推动着、如同波浪一样的上下起伏,大大小小的石块在地震的挤压之下居然能从泥土里弹射出来,迸得老高,砸得人头破血流。笔?趣?阁wWw。biquge。info

  视线变得模糊,四周围混沌一片,天地间充斥着一团棕红,分不清哪些是弥漫的尘土、哪些是爆炸的烈焰。呼吸十分困难,空气似乎全都被烧光了、被挤走了,努力地张开嘴,随着每一次喘气吸进体内的却尽是呛人的硝烟。那些炙热的***烟雾在喉管之中、在肺叶之间灼烫着,火辣辣的,就好象要在人的胸膛里再一次爆炸一样。

  震荡的大地终于平静了,半个庄子基本被炸平了,各种建筑成为废墟瓦砾。到处都是尸体,有的蜷卧在土中砖下,有的从废墟里探出了半截身子。被犁翻的泥土之中混杂着断裂的木片和残破的军服,甚至还夹带着血淋淋的残肢断臂。

  守军重新冲杀过来,将半个镇子又夺回了大部,并杀死杀伤了大量的敌人。此次反击对敌人的杀伤是巨大的,对敌人的心理打击更是毁灭性的,一直到天黑,再也没有组织新的攻势。

  发明“飞雷”的当然是个很聪明的人,但这种“大炮”的设计思路其实是和近代武器的发展原则相违背的。

  第一,射程短、精度差、操作的安全性也很不可靠,无法成为固定有效的打击手段;第二,这种武器的爆破方式非常原始,弹药消耗量极大,作战效能并不合理;第三,实施“飞雷”攻击的时候,大量的炸药包都堆积在发射阵地上,一旦遇到敌方的炮火逆袭就没有生存的可能,战场风险太大。

  因此,使用“飞雷炮”就需要具备相当多的前提条件。首先,军需物资要比较充裕,可以不考虑弹药的消耗量。而且,本方的兵力和时间也必须十分充足,可以把工事推进到距敌二、三百米以内,并建立起安全的发射场;其次,敌方的阵地必须被围困在一个狭小的区域之内,目标固定而且集中……

  然而,此次镇内守军在巷战中突然集中使用飞雷筒,颇为大胆而有效。日军虽然有步兵炮、迫击炮,但其炮兵在战斗中并不能及时有效快速的提供支援。通常是在步兵进攻前猛轰一气,然后火力延伸,步兵冲锋。步兵受挫则后退,炮兵再重新调整后进行轰击。

  换句话说,没有步话机,没有事先标定的射击诸元,炮兵与步兵的配合并不是同步进行的,再加上房屋墙壁的掩护,这便给了守军使用飞雷筒的机会,也使得敌人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仓永嘉一面对着惨重的伤亡,暴跳如雷的命令炮兵猛烈轰击十八里镇,一定要毁灭敌人的简易火炮,从黄昏直炸到天黑方才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