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七章 模范边区,上海怪象_抗战惊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战果在宣传上的威力是显而易见的,全面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面对日军一败再败,一下子冒出某某大捷,对于战败泄气的国人来说,其激励意义实在是难以想象的。

  其实,这在战时的各国都是存在的虚假现象。但过犹不及,太过虚假则产生相反的负面影响。比如,美国方面就对中国处理战事新闻的“不实”颇多訾议,认为“如此宣传之结果,使华盛顿之军火局认为毋庸立即对华增加援助,因中国*军队能自击败日本。”

  而且,本来是为激励民心士气的宣传,却被某些将领作为夸大战功以求升迁的捷径。以至于前线作战的国*军部队中,上至战区级别的将领,下至中下级军官,虚报战绩夸大战功的情况也相当的普遍。

  但是不是虚报,虚报了多少水分,其实是能从缴获和俘虏的数量看出端倪的。就象蒋委员长在某次军事会议上训话时所说:“我们有这样雄厚的兵力、有这样良好的态势,我们一定可以打败敌人,一定可以俘虏敌人很多官兵,一定可以缴获敌人无数的重械!即使没有一万俘虏,也总应该有一千!一千没有,总要有一百!一百没有,少而言之也应该有十人,但是现在你们连十个俘虏都没有!如何对得起自己的职守?”

  是啊,连十个俘虏都没有,何来的歼敌数万?好吧,不排除一些俘虏被激愤的官兵和百姓打死,可差距也不会如此巨大,令稍有常识的人都觉得不对。

  反观新七军的历次作战,虽然也虚报一些,但这个度掌握得很好。俘虏,也杀,也留;战利品呢,如实上报。杨天风所组织的战地记录团,拍摄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就能很客观地展现敌人的失败,新七军的战果。

  陈布雷对蒋委员长所说的也有一定了解,不禁苦笑了一下,说道:“如果按照战绩,杨天风升任集团军司令,也是实至名归。但他有他的想法,委员长也不必强求,可以从其他方面多给予些奖励,以酬其功。”

  “呃,这个是自然。”蒋委员长点着头,“他的申请,我是基本照准的。杨天风这一点就做得很好,不是那种贪欲无节的人。如果改装飞机真的见效,能给日军飞机以沉重打击,让他留几架,也算不了什么。”

  正说着,戴笠前来求见,蒋委员长和陈布雷才结束了商议。

  ……………

  1937年,上海战事结束之后,国*军虽然撤退了,却留下了一笔可怕的“遗产”——恐怖活动和蓝衣社。

  按照某位外国观察家的说法:“公共租界与法租界的警察本来可以轻易地铲除这一怪物,但却任其发展,乃至养虎贻患,使得这一怪物嗣后不时地要找些牺牲品来满足其食欲。”

  事实上,那位外国观察家的观察显然还停留在表面,不知道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