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5章 第 105 章_为夫人折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秋日的黄河波涛甚大,奔腾似雷。萧瑟的秋风里,谢窈立在船头,遥望一眼见不到尽头的黄河河面。

  时值秋日,黄河两岸的树叶在秋风里纷纷坠落,整条大河被金辉洒满,成群结队的水鸟在金阳的余光中贴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朝船只飞来,星子般划过船翼而去,间或划破水面,搅碎一河金辉。

  不知从何处飞来的落叶飘落在她发梢,谢窈伸手去拂,一瞬间,心头响起时人王褒的词句: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写因渡过黄河见到木叶纷纷的秋景而想到故乡南国的事,可惜这里是长江而非黄河,否则,倒也应景。

  肩头传来他掌心的温度,谢窈回头,丈夫正替她披上一层衣裳,关怀地望来。她杏眸盛光,颦舒一笑:“这就是长江么倒是与我想象之中的江水有所不同呢。”

  “你没见过长江”

  她摇头。建康虽在长江边上,可她是大家闺秀,自幼深居简出,出嫁前去过的最远地方也是钟山和燕雀湖,自然也就没有见过了。

  船只破水,继续在宽广的河面行驶,正是日暮,河面上打渔的船只三三两两,摇橹唱着号子、踏暮色而归,秋风扑面而来,呼啸着卷人衣袍。

  斛律骁兴致大盛,亦用鲜卑语唱着与之互答。谢窈听得好奇,待打渔人的船只过去后才问他道:“郎君方才,唱的是什么我怎么,好像完全听不懂呢。”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这是鲜卑话,你当然没听过了。”

  鲜卑话。

  谢窈微微出神。

  他怎么会说鲜卑话呢,又何时,成了“虏家儿”

  而因了此事,她又想起来一事。她们身处建康,但两人交谈似乎都是说的洛阳雅音,周围人亦是。

  洛阳雅音是后汉以来的官话,可自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偏安江左。洛下音便渐渐地与建康地区本有的吴语融合形成金陵雅言,成为南朝通行的官话,取代了洛下音的地位。如今,还能说得一口流利的洛下音的,也唯有像他们谢家这样的南渡士族了。

  她因自己学过洛阳雅音,平日里与他对话也习以为常,直至此时才想起来她们本是该说金陵雅音的,这却又是为何

  “窈窈是不是想问,我什么时候学会的鲜卑话”

  他代她问出来,自嘲一笑:“既入虏国,又焉能不学虏语。”

  北齐高家虽名为汉人,却生在胡地自诩胡人,何况境内尚有许多胡族,是故有虏国之说。谢窈的疑虑被他话声打断,嫣然一笑:“妾听着这歌词倒还有些意思。可中原虽是我旧土,毕竟已被鸠占鹊巢,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入齐之后郎君该谨言才是。”

  是夜,船只渡过黄河,众人改乘车驾,于九月十一日抵达并州太原城下。

  越往北秋景便越萧条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