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章 三百斤,不算羞辱吧_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还不知罪,败家小子,竟敢如此羞辱虞公。

  朕知道你卖百货挣了钱,可你这样羞辱虞公,朕绝不轻饶你,三百斤白纸,你说送就送,你,你真是~~。"

  李治委屈的不行,抬头,见李世民撕心裂肺,立道。

  "父皇,不能再多了,三百斤已经是极限。

  儿臣也是敬重虞公,这才咬牙送出的。

  如若不然,儿臣才不送呢,儿臣穷的很。

  那造纸作坊,就算满产,暂时一天也才能造出一千斤这样的纸,再多送一些,儿臣府上真揭不开锅啦。"

  听到此处。

  刹那之间,宣政殿里已是落针可闻。

  日产一千斤,这样的纸?!

  方才还觉得受到刺激的虞世南,在这一刻,感觉刺激量又加大了十倍。

  此时,真受不鸟了,一口老血喷出。

  噗!

  血雨四溅。

  可偏偏,在这时,李世民完全没心思、放在几乎要喷血而亡的,虞世南身上。

  李世民瞳孔收缩,跌坐龙椅,一字一句:"一千斤,日产?!"

  甚么意思?

  大唐,造纸术虽已成熟,可是产量却远没有到可以随意使用程度。

  纸张乃是奢侈品象征,能用纸写字的人,完全是可以和后世某某某小姐喜提玛莎拉蒂相媲美。

  造纸很难。

  而要造眼前这样的白纸,更是难上加难。

  可是,他李治动辄就是一千斤,还是日产。

  "小九儿,你再说一遍。"

  "父皇,想听哪一句?"

  "上一句,日产一千斤?"

  "父皇,儿臣说的日产一千,是满产的情况。

  当下,便是卯足劲,暂时也只能日产一两百斤,这不,纸厂不是才建嘛。

  儿臣是个老实人,可不敢夸口胡说。"

  李治说的很真诚,顿了顿,又向李世民等人娓娓解释。

  "若是将来,能事先多囤积原料,儿臣甚至还可再提高产量。

  父皇,这造纸人力都是现成,所费不多。

  等将来这作坊日益成熟,儿臣希望将一张纸价格,降至一文钱。

  当然,现在还有一些困难,儿臣还需努力才是。

  父皇,才这么一点产量,唉,儿臣愧对奶爸啊。"

  一文钱一张。

  此言一出,似乎刺激量又有飙升迹象。

  这意味着甚么?

  意味着未来这纸张不再是稀缺品。

  每一个世家大族,都以藏书多少来炫耀自己门第和财富。

  而事实上,藏书确实是这时炫富手段,这一方面,表明自己家族有显赫历史。

  同时也证明,自己家里有钱,因为一部书成本不菲,而这个成本,就包括纸张。

  现在如此好纸,产量极高,未来价格也低廉无比。

  现在市面上即便是硬黄纸,一张也需二十多个钱,而且还是、最劣纸。

  二十个钱在许多平民百姓那,已是几天开销,谁承担的起?

  那些名纸,就更加昂贵,在大唐,纸与丝绸在人们眼里同等、昂贵。

  李世民大骇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