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8章 印书籍,人人做尧舜_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宫外。

  抬眼瞧,来了太多人,蔚为大观。

  大朝会是在宣政殿举行。

  只不过李治是小亲王,所以,在皇上龙椅右下侧有个座。

  李治坐着百无聊赖,这仪式磨人,明明没我神马事,偏被喊来、做了泥菩萨,唉,王生也艰嘛!

  今天是杜如晦主持清议。

  李世民端坐龙椅,无聊,耷拉眼皮。

  实际上大朝会,全都鸡毛蒜皮;

  而真正国家大策,早就由几个重臣商议妥了。

  于是,吧啦吧吧啦,一通之后殿中安静。

  蓦然有人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李世民抬眼,监察御史,王玄燕。

  "卿所奏何事?"

  王玄燕行礼。

  他是监察御史,风闻奏事,专干捕风捉影狗屁烂事。

  一般情况,御史奏事,其他大臣便忐忑不安,谁晓得今日他又要弹劾谁?谁又要倒霉?

  王玄燕肃然道:"臣要奏的,乃是九皇子擅自修书之事。"

  王玄燕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他的声音在大殿,回荡。

  擅自修书?

  李世民看向王玄燕,正色道:"可朕可未禁止私自修书。"

  此时所有人都看着王玄燕,王玄燕顿觉,此时到达了他人生,最高光。

  他,正气凛然。

  "陛下,臣涉猎书籍无数,无一不是传世经典。

  但今日第一次见李治所修之书,方知这世上,竟还有如此劣等之作;

  此书,格调之低,水平之劣,前无古人,这样书籍,竟还能,大肆流传。"

  "书者,典藏也。如此低劣之作,一旦流传,臣只恐将来要要为天下人所笑;此书,不堪入目,著书之人心术不正,理当禁绝,以儆效尤。"

  他这番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自己文化水平很高;

  第二层意思是李治修的书水平极其低劣。

  甚至,他都用上了心术不正这个词,这就是上纲上线,有些,诛心了!

  殿中文武大臣都,懵了!

  于是,他们好奇,这极低劣的书,能低劣到神马程度。

  人群中,程咬金等武臣,个个板脸,却,心里窃喜。

  为神马?

  只因为高门大姓,总是鄙视他们、武夫不知书,而现在,终于有个垫背的了。

  小九子看你怎么应对?

  李世民听着惊异,终究这是自己儿子所作,他本来只想让王玄燕去查查此书如何。

  哪里想得到,王玄燕这一通议论,将自己儿子的书批判的,一文不值。

  他面上无光,便,沉脸,很,阴沉。

  大喝。

  "晋王,今有人状告你乱修书,坏人心术,可,有?"

  李治印刷课本,早就有被人说闲话的准备;

  终究这教育理念太新潮,这是格物高度发达时代的产物啊。

  关于这一点,奶爸早就给他说过的。

  可他哪里想到,居然有人现在就跑到李世民面前状告自己,这也太快了吧。

  观念啊!

  你们为何古板到这种程度?

  李治委屈不已、居理力争,"父皇,儿臣也不知他为何状告儿臣,他是污告。"

  李世民抚案,道:"这些先不必问,来人,去取李治所修之书,朕看了当然知晓。"

  王玄燕面带喜色,他巴不得陛下瞧瞧这书,但凡陛下有一点分辨能力,都晓得此书低劣到何等程度。

  他忙道:"皇上,此书本,臣是带来了的。"

  姚公公上前取书,送至李世民御案。

  李世民面上一片平静,心里却是犹豫,自己儿子,水平不会如此低劣吧,这可是聪慧的小九。

  不过这王玄燕,他此前就是大儒,又是出自太原王氏,家学渊源深厚,他都言辞凿凿了,想来,~~~。

  于是,他揭开书的第一页。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