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争民利?他是大笨蛋_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极殿内,李治又坐龙椅右下侧了,不过他今天他的座位最靠边,因为李承乾和李泰都来了,所以,李治就得靠边坐了。

  但是这靠边正对着小李治的劲,可以偷偷打个盹。

  太极殿殿宇宏伟,面积也是非常之大,比后世故宫的太和殿还要大上很多,气势上更无法比及。

  放眼望去,大殿内全是人,太极殿竟然显得挤,大唐帝国精英们全集中了。

  今日场面极大,文武百官、皇子、王爷一大堆都来了,各色官袍琳琅满目,还有奇装异服的各国使节,说着流利关中腔。

  等到李世民从侧边进来,大殿内,便寂然安静了。

  众臣朝拜,万岁之声,简直能把大殿屋顶,掀掉。

  "众卿平身!”李世民压压手,在御座上坐下。

  大臣及使节分站大殿两边,文官居左,武将居右,各使节又另站一列。

  李治坐下、眼一闭、开始打盹,小孩子嘛,正是觉多的时候。

  ……

  李泰偷偷笑,好你个无耻的父皇,在各属国使节面前说,"偃武修文……"。

  不用武力,那颉利会乖巧跑到长安来听父皇你的教诲?!

  还不是李靖率兵把他打残了,东~突厥才会乖乖地听你的话。

  也不知颉利现在是否在朝堂上,若在朝堂上,听了父皇这番话又会有何感想,估计都想狠狠地上去踢父皇几脚,人家满肚子的苦水没处诉啊!

  狠狠地打了人家几下耳光,甚至把人家打残了,再轻描淡写地说几句好话,安慰人家几句。

  父皇现在就是这个德性。

  ……

  总算前面,吧啦吧啦,讲完了。

  房玄龄走出班列,"陛下,臣有事上奏……"

  李泰连忙用手指戳戳李治,李治醒了、朝李泰眨眨眼。

  "陛下,臣奏请南方开发加大力度,特别是江南道的开发,这是臣的奏疏。"

  姚公公上前接过奏章,呈给李世民,李世民接过,装模作样的翻看起来,"你说说,为何有此奏议?"

  房玄龄娓娓道来。

  "贞观八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各地粮仓充盈,百姓家中也都有了不少的存粮。

  但与前朝相比,贮备粮还是偏少,若遇天灾,臣担心,万一今年没好收成,百姓还能否不挨饿?

  国之根本在于民,民犹以食为天……"。

  "若要保持粮食的稳定增产,必须……"

  房玄龄娓娓而谈,引经据论,直说了大半个时辰。

  李治听着,这些话挺熟悉,好像很多是奶爸讲过的。

  却听房玄龄跟着讲,"因此臣等提议,从贞观九年始,举大力开发南方。

  特别是江南,以江南道为基础,责成江南道诸州,还有岭南道一些州县……加大农业生产,耕荒种植,兴修水利……详细情况臣都写于奏疏上……。

  臣于去年夏,奉陛下令,已经责成户部对南方田亩、种植、水文、人口、民情等加以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