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8章:诸王回京(中秋快乐)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桂在面对姚广孝的时候,还能有几分还手的力气,但是面对宁王朱权,可就真的束手无策了。

  并非是说朱权要比姚广孝更加聪明,政治手段更加强硬。

  是他作为大明皇子,这地位身份给李成桂的压迫感。

  且说现在的李成桂只是权臣,还没有夺得王位,哪怕是真已经夺取了王位,面对朱权也要弱上三分。

  藩王跟藩属国之间,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宗主国的强弱。

  宗主国强,则藩王强,藩属国弱。

  宗主国弱,则藩王弱,藩属国强。

  现在大明统御四海,威慑天下,拥兵两百余万,这等强悍程度在整个中原王朝的历史中,都是非常罕见的。

  是以周边小国对于天朝上国,那当然是小心翼翼,服服帖帖,不敢有任何冒犯的举动。

  名义上,藩属国为宗主国之臣子。

  在这种情况下,宁王朱权在高丽的日子就非常好过了。

  不过他也是带着太孙的要求来的。

  朱英没有想着一次性就把高丽完全收归入大明疆域,而是先让朱权多多在高丽开设汉学堂,传播汉语汉字。

  这个时期的高丽,还没有自己的文字,全都是说汉话,写汉字。

  之所以开设学堂,也是为了打破高丽贵族对知识的封锁,让普通人也能有接触知识的机会。

  高丽世家的情况,可比大明要更加严重,他们的等级制度更加的森严,上位者对下层的剥削强度很大。

  这种情况,哪怕是延续到后世,高丽都一分为二了,也没有出现变化。

  朱英很清楚,如果从世家的角度去入手高丽,那么只能短暂的得到高丽,这些世家最是喜欢叛乱无常。

  夺一地易,夺民心难。

  因此他只能暗中推动对高丽社会结构的冲击,使其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后引导融入到大明中来。

  这样的高丽,才会真正的成为大明一份子。

  作为宁王,他在高丽各地去开设汉学堂,那些世家之人也只能是干瞪眼,没有任何办法。

  即便因此很多世家倒向了李成桂,朱权也不在乎。

  毕竟,高丽太小了。

  大明随便出动几万军队,带上足够的火器,就能直接夺取高丽。

  这弹丸之地跟大明对比,完全不在同一个档次。

  朱英当初放弃高丽,而选择要去安南发展,也是因为高丽的局限性太大,不管怎么去发展,也只能是这个样子。

  年底。

  从九边到京师的火车,基本上已经是开通了。

  朱权之所以能够最快抵达京师,也是因为火车的关系。

  坐在火车上,感受着这无与伦比的速度,朱权整个人都一直处于震撼兴奋之中。

  ‘难怪太孙敢于北伐,有这等社稷神器,完全解决了兵力跟后勤的问题,草原拿什么来抵挡。’

  ‘明年北伐,必然是我大明大胜。’

  说是三五日的功夫,实际上从朱权搭上火车到抵达京师,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