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一十节_国破山河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抄出来,然后立刻用油印设置印发成册。

  当上连长的第二天早上,刚醒来就迷迷糊糊地跑到炊事班准备烧火淘米时,挨了耿班长一马勺才清醒过来,现在自己是炮兵连长,不是炊事班地小兵,闹了一这出笑话,陈连举才正式进入了角色。

  拆装火炮,故障修理,炮兵阵地布置,射击准备,各项以时间就是生命的训练在六连正副连长和指导员的分工协作下有序的进行训练。

  六连的战士虽然有各自的分工,但必需能做到十项全能,战斗中,炮兵往往是敌方火力重点照顾对象,如果出现伤亡后,不能及时弥补空缺的岗位。

  六连的官兵每一个人满头满脑子的都是炮,阵地布置都是经过反复验证后,火炮的位置,弹药箱堆叠,炮弹摆放,降温等应急处理,都经过精心构思。要达到区队长王保要求,能够快速布阵,快速转移的游击炮策略,几乎所有的官兵衣服从早到晚都没有干过,喊口令的战士喉咙都哑了,填弹的战士手臂都肿得跟小腿似的,负责校炮的战士眼睛看到哪里,都不由自主的想到测距,手里总是纠着几根布条子,测风速。

  每天一大早,六连长陈连举和手下的官兵,冲着远处高举着大拇指,左右眼互相眨着,嘴里不知道在叽叽咕咕些啥。几十号人冲着一个方向举大拇指的场景可是非常壮观,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是神经病发作,不少战士像见了鬼似的绕着走。

  然而六连的大拇指一旦举起来,可并不意味着是在夸赞,而意味着炮弹即将打过来,每一个人都牢牢记住自己的身高臂长和手指长度,通过公式计算出距离,有效距离可以达到五公里,虽然有一定的误差,对于横飞的弹片而言,都处于杀伤范围之内。

  绳子和自行车都被六连给长期占用,不断验证着战士们目测的距离,每一个人至少要学会两种以上测距方法。半个月下来,连里最优秀的战士已经能够达到三公里距的八十米误差,六连长陈连举还是不满意,他更希望在实战中能够直接一炮钉死目标,原因无他,炮弹少啊。就是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将各种技能成为战士们的本能,要能够达到一眼定距,迅速估算出风速。

  一连二连的战斗队形,三连的喊话,四连的刺刀,五连的枪,六连的大拇指,都成了十二区队的特色。

  优秀的战士视自己的武器若生命,两门九五式步兵炮和九九式高射炮,每天都按照保养手册进行保养,每个炮弹都擦得油光锃亮,连长陈连举每日仔仔细细地检查完大炮和炮弹后才会安安心心去睡觉。

  自打十二区队建立了六连起,区队营地和整个石井镇外满路都是大小一比一,实物等重的炮模型的车轮印子,上午进行基本训练,下午就进行模拟实战训练。

  按着十二区队的风格,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大炮也要能够上刺刀。

  有如上了刺刀一般,十二区队的六连已经由一堆半炮盲,在自我摸索中向一个优秀的炮兵连队初具成形。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