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七章:仁政_锦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站点,并且发行邮票。

  再有客运的业务,也开始提上日程。

  譬如天津卫、北通州至京城一线,则每日先试行一趟客车。

  价格嘛……依旧是高标准,一两纹银一个。

  再有就是蒸汽机车作坊那边,也传出好消息,因为成本降低了,随之大量熟练匠人的培养,许多机械构件的合格率,已经大大的增加。

  张静一还放出一个大利好,即各处站点,开始试行商业运营,为此,张静一还专门张榜,提供了思路,即在车站附近,布置商业区域。

  毕竟,有了车站就有大量的人口出入,有了人,就可能形成集市,不只如此,车站的货栈,也开始运营。

  这一个个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没停歇似的。

  大家起初以为铁路公司只是单纯的运货这样简单,现在一看,细细一琢磨,立即意识到,这确实是绝好的商机,几个新的项目,未来都很可期。

  这个时代的人,也不是傻子,这些买卖能不能挣钱,也不需张静一说的太明白,这公告一点拨,立即会意,赚钱,肯定能赚钱,现在是赚多还是赚少的问题。

  很有可能……会大赚,单单货运的收益,已经可以达到几年时间收回铁路成本的地步,那十一个月之后的分红,将会有多可观。

  那些此前在一级市场或者二级市场买了股票的人,现在都大喜。

  哪怕是高价买了的人,此时也是欢喜无限。

  现在大家只恨自己当初没有那个魄力多买了。

  于是乎……这收购股票,几乎成了京城里最热闹的事。

  子孙吃三代,不,吃十八代……

  这是所有人的想法,若是不买,总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子孙似的。

  以至于这股票的想象力,开始慢慢朝着土地的想象靠拢,这玩意,都是传宗接代的。

  而一旦涉及到了子孙后代,对于古人们而言,那么就是吃糠咽菜也要买一些的了,如若不然,子孙便要输在了起跑线上了。

  这等于是当初别人都购地,你不去购地一样,结果人家的儿孙成了士绅,你家儿子成了饿殍。

  更不必提,购地的收益,远远不及买这股票的分毫。

  一时之间,但凡有人要售出股票,几乎都是疯抢。

  价格直线暴涨。

  原先一两银子买来的股票,从变成二两银子,到三两,再到五两,以至于大半个月之后,抵达了七两。

  可即便是这样的价格,依旧还是有人疯狂的追高。

  毕竟现在市面上流通的股票太少了。

  皇家和张家的股票根本不售出,还有许多大股东,现在都捂着口袋,一张股票都不卖,甚至还四处收购,好不容易买到的,自然是死也不卖。

  甚至现在有卖这股票的,已成了败家子的行为了,若是不疯狂的溢价,根本别想求购。

  这一下子……热情开始起来了。

  而张静一依旧按部就班,冷眼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