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节 艰难的花(一)_民国投机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强口沫飞溅十分卖力的介绍着凉山地区的历史沿革,而庄继华却只剩下保持礼貌的耐心,他的忧虑越来越重。

  “这一带除了铁矿外,应该还有铜矿,当地彝人曾经开发过这里的铜矿,还有些小矿洞遗留下来。”任乃强似乎没看见庄继华的脸色,继续“卖弄”他的知识,诱惑庄继华。

  “他们与政斧的关系怎么样?”庄继华终于忍不住问道。

  “不好,前年许颖剐了禄家的首领禄安佑并杀了他的妻子和女儿,自家的三叔现在在西昌坐值换班。”任乃强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我们现在执行的还是前清时的坐值换班方式,也就是每个土司都要将他们的男姓亲属送到县政斧当人质,每过段时间轮换一次。”

  “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政斧收押人质?这不是绑匪吗?庄继华忍不住摇头,这样下去关系要好得了才怪。

  “这个说来就话长了,”任乃强说:“据我考察,从清朝中叶,这里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土司反对改土归流,就开始造反,清廷镇压,土司被打得受不了就投降,朝廷压力一松,就又反,反反复复,有人就提出这个办法,结果效果还不错,彝人造反的少了很多。”

  任乃强看了看庄继华的脸色,他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担心庄继华不在这里“投资”了,他也知道这里的条件很差,要想在这里投资建厂,除了民族矛盾外,还有土匪,这些土匪可不是传统的啸聚山林的土匪,而是本地深山中的穷苦彝人,这些彝人居住在山林里,生活条件非常艰难,经常出山抢劫,汉人和白彝常受其苦,所以没有军队的保护,这里开发是非常困难的。

  “还不错?”庄继华摇头,他是绝对不能接受这样的不错,不过这种显然不合理的制度却连任乃强这样的开明人士都没有那么强烈的抵触情绪,说明这里的民族矛盾已经根深蒂固,要转变过来的难度超乎想象。

  “这一带是刘自乾将军控制的区域,驻军有多少?”既然明白这里的危险,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安全。

  “西昌地区的驻军是二十四军第一旅,旅长刘元塘,总兵力四个团,会理地区驻守的是他的三十三团团长许颖,另外还有保安团,大约有二百来人,团长叫穆山柱。”任乃强停顿一下然后说:“要想在这里搞建设必须调来一人,彝务指挥官邓秀廷,有他在周围数县彝人绝不敢造反。”

  “邓秀廷,”庄继华听说过这个名字,还是在藏边情况通报中看到的,前年发生的川藏之战中立有大功,所属部队是刘文辉稳定西康的一支劲旅:“他现在在那里?”

  “冕宁大桥地区筹粮。”

  “能不能去土司家看看?”庄继华向弄明白,这些彝族人是不是真的不好交往,任乃强的描述让他实在不放心,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