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五节外交博弈_我的东北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铺天盖地的滚滚浓烟翻涌向云霄天际吗,遍地轰鸣的巨大机械运转声几乎要响彻了整个世界的东方;充足的资金、充足的工业原料、充足的人力资源,使得整个东北的重工业发展速度犹如脱缰野马般一日千里,达到了空前的惊人地步;而一道络绎不绝地驶向东北的船队上,还运载着来自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人种的东北军新兵,此时,东北军的规模和战斗力都随着东北军一个接一个的战争胜利而滚雪球般地剧增膨胀着。

  1942年3月15日,东北的心脏,沈阳。

  新年刚刚过,初春的寒流让还沉浸在春节气息中的沈阳城市被笼罩上了一片湿冷的毛毛雨,城内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大街小巷行人憧憧,各种汽车汇聚成了一股股车水马龙的车流,一路路绿色的公交车和一辆辆有轨电车响着清脆悦耳的铃铛声,随处可见张学良的大幅画像,以及他的口号“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祖国的崛起,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整个沈阳城正保持着高速的节奏和繁忙的旋律在朝气蓬勃和热火朝天中飞快地发展着。

  濛濛的雨幕中,一辆插着镰刀锤子的黑色小汽车正在市中心的梧桐树荫下飞快地驶向东北政府总行政部大厦,车子的前面和后面紧紧跟随着十多辆黑白相间的三轮摩托警车,上面乘坐着全副武装的东北武警和东北军宪兵。苏联外交委员会委员安德烈雅努阿列维奇维辛斯基正坐在车内,他神情庄肃且一言不发,似乎在沉思中。作为仅次于莫洛托夫的苏联2号外交高官,他这次出访中国东北显然是肩负了斯大林的特殊使命。维辛斯基心里十分清楚,这次的任务很艰巨,很多近期中(东北)苏之间的紧张问题都需要在这次的会晤中得到解决。

  从一九二八年张学良执掌东北以来,中(东北)苏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比较和睦亲密的,起码现在表面上看起来还是的。十二年前,东北军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梁忠甲上将首次率领着官方代表团访问苏联时,双方不但签订了大量的军事、经济、科研、贸易等各领域的合作条约,而且还签订了为期十五年的《中(东北)苏平等互助条约》,维辛斯基直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这么多年来,似乎东北政府都在严格地遵守着这一条约,并且还在过去数年间一些双方的领土主权问题上刻意地容忍、避让苏联,比如中东铁路事件、蒙古事件,以及珍宝岛、熊瞎子岛等领土争端,最后基本都以东北政府的妥协退让而告终。但是,这并不正常,因为这根本就不符合张学良雷厉风行的铁腕做事风格!东北军并不是一支不敢打仗的军队,而如今的事实就已经证明这一点!一百五十万东北军差不多已经横扫了整个东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