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 得贤治定_大宋枭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朝廷所有的公田出租收入、私人田产的田赋、城市里私人住宅、店铺和菜园的土地赋。此外还有人头税和各种正常赋税之外的杂变赋。

  如此沉重的赋税,本就压得民众受不了。

  北宋朝廷又在富裕的东南地区更加收进际,收取了吴越国时代对两浙的附加税。大体上就是每十亩田地比照十六亩征收。

  后来,又在正规之外采用借支的办法,即今年预借明年到后年的赋税,乃至借支到七八年以后。

  压榨之下,以至于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

  而即便如此压榨东南之民,宋朝的财政状况却还是随着岁月的增长越来越恶化。

  在这样危险的局面下,原本官僚系统存在的上下贪墨的现象,就成为点燃炸药桶的导火线。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从去年开始,宋境内又灾难连至,各地不是旱,就是涝,尤其是东南地区和淮河地区——从去年十一月发始,东南地区连发大洪水,导致东南诸路全都遭到了很严重的水灾。与此同时,淮甸(淮河流域)又发生极为严重的旱灾。两人民众纷纷失业,难以生活。

  终于,到了今年四月,江西、广州两地开始爆发民乱。

  也就在这个当口,为北宋这艘大船掌舵了十六年的老船长蔡京致仕了,换上了赵佶认为的年富力强完全可以取代蔡京的王黼来成为北宋这艘大船掌舵。

  去年,王黼连升八级,从通义大夫一下子跳到少宰(即副宰相),在北宋朝廷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王黼升迁速度如此之快,绝对是北宋开国以来的第一人。

  其实——

  那时,聪明人对赵佶的用意就已经猜到了——赵佶这是在安排王黼接蔡京的班。

  所以,王黼接替蔡京主政并不令人感到突然。

  王黼,原名叫王甫,字将明,开封祥符人,是赵佶给他赐名王黼的。

  王黼长得很英俊,皮肤白白的,一头卷发,眼色发黄,有点像个混血儿,他口才很好,文采也不错,崇宁二年考中的进士。

  王黼此人很会钻营。

  刚开始做官时,王黼跟吏部尚书何执中的儿子在一起共事,他想方设法赢得了何执中的好感并得到何执中的推荐,一路升迁。

  后来,王黼又紧跟蔡京的脚步,获得了蔡京的提拔,从校书郎到御史中丞,他仅用了两年时间。

  再后来,王黼见宦官梁师成很受赵佶宠,便又投靠梁师成,与之建立密切关系,“以父事之”,称梁师成为“恩府先生”。

  也正是因为有梁师成支持和帮助,王黼才能有当宰相的政治实力和屡屡猜中赵佶的心意很好的逢迎赵佶所想,最终取蔡京而代之。

  其实——

  赵佶之所以重用王黼,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王黼坚决支持联金灭辽收复燕云这个战略构想,而蔡京对这个战略构想的态度越来越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