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第038章_六零年代好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38章

  最初,那些大队长们只是看个热闹顺便感概两声,可没过多久,县里的批.斗之风就彻底蔓延开了。乡下地头是比县里要好一些,可只要有人举报,照样要糟。

  拉去公社开大会、搞批.斗,完了这事儿不单会被记入档案里,还得调离原本的工种,去干最苦最累的活儿,譬如挑粪一类的活儿,就是专属于这些“坏分子”的。

  在各个生产队都噤若寒蝉的时候,第七生产队照样该干啥就干啥,丝毫不曾受到半点儿影响。

  也是,谁让他们队上但凡有点儿苗头的,全部都结婚了,哪怕没赶上第一波集体婚礼,这不是还有第二波吗?赵建设的态度一贯很明确,他相当支持当地社员跟知青结合,既能让远道而来的知青们有种融入当地的感觉,同时也能大幅度的提高本队的文化水平。

  在此之前,生产队里学历最高的就是初中毕业,就这样也没几个人。剩下的里头,有小学毕业的,也有只念过两三年小学的,更多的则是彻头彻尾的文盲。

  可现在就不同了,甭管知青们有多少小毛病,最起码他们都是有知识的文化人,里头最差的也念过初中,高中毕业的也就有个。哪怕中和一下,那不也提高了不少吗?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第七生产队以及大队长赵建设,频频出风头。被表彰、得奖励,蝉联先进生产队以及优秀大队长的荣誉称号。

  不单如此,兴许是因为榜样做得好,那些一开始没打算在队上安家落户的知青们,最终还是忍不住了。

  他们原本是因为谨慎才不敢冒然出手,心里又记挂着回城的事儿,生怕一旦结婚生子就失了回城的机会,一直憋着没敢搞对象。等赵建设闹了一出集体婚礼后,他们刚开始还庆幸没为了一时的爽快把自己搭进去,后来……

  谁能想到啊,选择结婚了的知青们,男的有媳妇儿帮着做饭洗衣,着实松快了不少;女的也有人疼了,帮着下地干活,挑水生火。就他们,啥都没有,孤零零的一个人过日子。

  一开始还能自我安慰一下,想着回城的命令一来,那些选择了结婚的人还不得后悔死。结果,左等右等也没等来回城令,倒是等来了一帮小孩崽子的出生。

  更叫他们糟心的是,其他生产队还能搞搞暧昧借机换个活儿,或者叫社员们帮衬一下,搁在他们队上门都没有,要么结婚要么滚蛋,啥都不愿意付出,谁耐烦伺候你?

  这些人越想越憋屈,瞅着其他人恩恩爱爱,回城又遥遥无期……

  算了,他们也赶紧找个吧。

  ……

  ……

  又是一年秋后,第七生产队的小学再一次扩建了。从最初的三间教室,到现在变成了足足十间。其中,一二三年级都是各两间教室,四五六年级则各一间,还剩下的那间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