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4章 政治_重生白蛇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铜锣声响后,试卷逐渐发放到所有考生手中。

  大离王朝科举考试从童生到进士,考试的科目都一样,都是分为四部分,帖经、墨义、策论、诗赋。

  以大离王朝朝廷的话来说,科举考试的目的是:国家以科目网罗天下之英隽,义以观其通经,赋以观其博古,论以观其识,策以观其才!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以科举考试来招揽有才之人,因此需要以试诗赋考查应试者的文学才情与审美能力,以试经义考查对经典义理的理解与阐释,以试论考查应试者的学识与见解,以试策考查解决时务的识见与才干。

  所以,科举考试的四个基本科目永远不会变。

  就算朝代的更替,最多也只是四个篇目的偏重有所不同。

  比如在大离王朝鼎盛时期,四方朝拜的时候,科举考试最看重的是诗赋,当时的朝廷考生的才华学识是最重要的。

  到了最近几十年,科举考试最看重的则变成了经义策论。

  因为官府其实也认识到,朝廷现在存在了很多问题,太多的沉珂顽疾,急需对于当今政治、法律有独到见解之人,期望能有一场‘变法’改变当今的局面。

  许仙不慌不忙,接过试卷先大致浏览了一番,主要看的便是策论和经义。

  策论有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

  这句话出自《尚书》孔安国注文:“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大致意思是让考生们说说关于‘疑罪从轻’这个观点的优劣。

  其实,这就是让考生们发表对于大离王朝现在律法的观点,是觉得好,还是觉得坏,尔后再说说自己的观点,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

  还有题目则是关于马匹问题的。

  “周天子之田方千里,号称万乘,万乘之马皆具,又有十二闲之马,而六卿三百六十官,必皆各有车马,车马岂不多乎哉?千里之地,为田几何,其牧养之地又几何,而能容马若是之多乎哉?千里之地,为田几何?马之法又如何?”

  大离王朝现在连年被北方蛮夷所侵扰,基本没有什么抵抗的好办法,只能予取予夺。

  北方蛮夷一旦缺少东西或者人口了,就发动战争进入大离王朝侵略掠夺一番,然后又轻易离去。这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北方蛮夷良马众多,大离王朝缺少良马。

  没有好的坐骑,大离王朝的士兵就算素质不错,面对北方蛮夷也是出于绝对的劣势,很难有还手之力。

  而且这道策论题目,不但不需要考生对于大离王朝的马匹状况有很深的了解,而且还得掌握一定的数学、几何知识。

  “乡试题目,果真比起府试、院试来,难度提升了不止一个等级。”

  许仙见状,不由得在心里暗暗想到。

  府试、院试的考试题目,大多都是一些基本的东西,主要检验的还是考生自身的才华积累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