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四章 社研所_农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拉开了战幕。护国战争结束和护法战争发起,不过几个月而已。

  十一月,俄国革命的消息传来,陈庆同和李大钊非常兴奋,因为他们觉得列宁的思想与张春类似,中国也许会得到俄国的帮助。建议可以成立一个社会主义党或者**,与苏联建立联系。

  张春笑着说:“国家之间,只有利益而没有主义,俄国会放弃俄国既有的利益吗?除非你和他交换。我不愿意,东三省、蒙古一直都到贝加尔湖,都是中国的领土。成立党派可以,但是要加上中国两个字,要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不能照搬洋人,俄国人也是洋人。”

  陈庆同和李大钊来找张春的时候,刘英和梁启超也在,因为孙中山派人来要求张春参加护法运动,是以非常国会的名义命令。刘英脸上看不出来任何感情波动,但是张春知道刘英厌倦了党派政治。梁启超也是如此。

  张春完整地听完了陈庆同的意见。才慢慢说:“梁先生就曾经建立过党派,但是最后却是失败的,就是因为没有能够适合中国实际的理论系统。成立党派的意义何在?是单纯为了取得政权,还是为了坚持自己的信念?一个党派到底需要吸收什么样的党员?有什么样的纪律,什么样的组织方式?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行了的。”

  张春答应筹建一个社会主义研究所,由李大钊和陈庆同主持,因为新民报和新民大学相关的研究报告非常多了。研究小组的任务就是搜集整理,建立中国自己的理论系统。

  陈庆同在新民报上专门开辟了一个社会主义研究的专栏。刊登科学社会主义的翻译文章与学生们写的相关论文。社会主义也叫经济社会学。学生们已经把这种单纯讲经济社会学的学科演变成了系统社会学。经济是社会活动的最典型的表现,但是在中国,这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生产资料的分类和解释,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在人类社会中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他们的运行模式有何不同。其中也包括了人群的分类社会学,以及相关人群的经济活动规律的总结与分析。认为只有充分把这些东西分析透彻了,才是真正的经济社会学,其总结出的原则与方法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以上是我胡编乱造的理论,朋友们不要细追究,小说而已)(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