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雨中_农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个农研所的,一个医馆的,两男一女,剩下的都是护卫队的。每个人身上都背着汉阳造和子弹带。不过他们身上都湿透了,紧紧地捂着蓑衣。连衣服比较厚实耐磨的护卫队也不例外。

  这些人很显然没有躲雨,而是持续工作到任务完成。见到张春只是呵呵傻笑,连张秀也不例外。

  “赶快回去换衣服,小心受凉。”张春沉下脸。

  张春很少发脾气,沉下脸就代表他认真和生气了。护卫队带队的是一个叫张云生的小伙子,推了推张秀,几个人就在路边排成一列纵队开始小跑。很快就消失了。

  绿源山和牛头山之间的分解是一个较为平缓的山谷,那里是后李村的主要的农田所在地。这里也是通向石女山的通道。

  石女村的老少爷们正在靠近后李村的地方修路,这条路他们修了一段时间了,是参照张家岭的路修的。五米宽,两旁都有水沟,已经快修通了。本来后李村也会帮忙,但是现在后李村的人都集中起来正在给路边的一家修院墙,用的是红砖。后李村离窑口近,绿源山的树木也有高大一些的,砖瓦不缺,木料也有,所谓近水楼台,这五家就在翻修了以前留下的两个院子后,相互帮忙盖自己家的院子。

  院子的图纸是窑口的那帮小家伙弄出来的,美观得有些奢侈。飞檐斗拱的,你是修皇宫吗?

  好在村民还不至于那么有钱,精简了不少。

  张秋月被两个石女村的汉子护送着走过来,穿的是最新的女士标准学生装,不过赤着一双小脚,鞋子提在手上,裤腿卷起来,腿上的泥倒是洗掉了,白花花地耀眼。不过没人敢动歪心思。光凭张秋月的身手,护送她的两个汉子怕都不是对手,要知道这些学生早晚都要跑几十公里。外面的新军都没有这样每天训练。张秋月是去石女村指导石女村种水稻去了。刚开始的时候,张春为他们提供了稻种,去年他们自己留了种植,不料今年长势明显不如去年。所以请张秋月过去帮忙看看。

  见到张春,她跑了过来,让护送的村民回去。

  两个村民没有走,而是像张春一行挥了挥手,加入到修路的行列中去了。一帮人甩着膀子凿挡路的岩石。

  “怎么样?”张春隐约知道了问题的所在,不过没说。

  “好像是退化了。种子会退化,这还是第一次发现。”张秋月笑嘻嘻地说。

  “那是因为我们的稻种田里两种稻种间隔种植,你们采取了授粉的措施。所以你们的稻种是杂交的,它们如果单独种植后,退化是肯定的,只是多少的问题。石女村恐怕还是水肥管理不好,导致退化加快了吧。”

  “是啊,它们没经验,满足不了水稻的需求,就退化了。不过,真的有杂交优势呢。”

  张春笑道:“废话,人近亲都不要成亲。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