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二章 进攻型将领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性参军最多的国家,也是唯一让女性在陆军一线部队服役的国家。

  这显然与俄罗斯的特殊国情有关。

  根据俄罗斯当局在二零五一年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女性占比为百分之五十七点四,是世界上人口性别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仅次于日本与挪威。导致女性大大多于男性的主要原因不是男性出生率低,当时俄罗斯的男性出生率实际上稍微高于女性,根本原因是男性的平均寿命远远低于女性。根据这次人口普查,俄罗斯女性的平均寿命为八十二岁,而男性的平均寿命只有六十四岁。

  事实上,这与俄罗斯的传统文化有关。

  作为一个高纬度国家,酒、别是烈酒,早就成为俄罗斯文化的一部分,“伏特加”甚至成了俄罗斯的代名词。虽然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但是根据一些民间机构调查,俄罗斯男性的酗酒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事实上,因酗酒、或者因酗酒导致的疾病,正是俄罗斯男性的主要死亡原因。

  在战争期间,这就导致了可以参军服役的男性严重不足。

  为了补充军队的作战损失,俄罗斯不得不大规模征召女性服役。

  要知道,在丢掉西伯利亚后,俄罗斯不但丢掉了相当于百分之六十的国土,还丢掉了接近百分之四十的人口。另外,到二零五三年六月底,俄罗斯已经在战场上损失了大约两百万军人。

  在只剩下百分之六十的人口后,俄罗斯当局不得不让女兵上战场。

  当然,这也是俄罗斯的传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就动员了数百万女兵,还涌现出了大批战斗英雄,证明女兵不比男兵差。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西部山区的游击战打起来后,蒋博文在九月十一日下发了“向德黑兰进军”的命令,发动了“德黑兰战役”。

  主力,就是他带来的第十三集团军。

  进攻线路也出人意料:直接跨过卡维尔沙漠,在没有公路、没有铁路的情况下,让第十三集团军在三十六小时内强行军四百公里,在九月十二日夜间就到达了德黑兰郊区,并且攻占了瓦拉明。

  与此同时,协同作战的第一一三集团军向伊朗东北的马什哈德发起了进攻。

  这里,面向土库曼斯坦,驻扎了三个俄军师与一个美军装甲旅。正是这支部队,让土库曼斯坦不敢轻举妄动。

  当时,蒋博文采取了很多手段,来掩盖第十三集团军的行踪。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美俄联军相信,主战场在马什哈德,中伊军团发起进攻是为了政治目的,即解除土库曼斯坦受到的军事威胁,让这个唯一没有参战的中亚国家成为中国的盟国。

  因为伪装手段高明,而且第一一三集团军确实在强攻马什哈德,所以蒋博文的目的达到了。到了九月十三日上午,美俄联军都认为主战场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