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5章 苏星河的请帖_从明教教主开始纵横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大的用意。

  卫骁回到燕京,下达第一道命令就是鼓励工商,首先是商业,他让南院下发行商文书,凡是带着文书的商队,无论辽、宋、女真、西夏、高丽哪一国人,都不许阻拦,违者当街问斩!

  除了行商文书,还有坐商文书,他在城里城外划定了四个市场,里面又细分做牛马市,缸瓦市、花鸟市、丝帛市、果蔬市、粮油市、奇物市等三十六个小市场,按照日期轮番开市,要在市场里面经商,就要有坐商文书。他对两种文书进行拍卖,变相地收取商税。

  他的第二步,是大搞手工业。

  他用钱从契丹贵族手里买来奴隶,给他们发供工证,让他们进入他开设的各种工厂,有做家具的,有冶金炼铁的,有做车架的,有做纺织的,有做皮草的,有炮制药材的……做出来以后,通过商路,将产品卖到辽国北部、宋国、西夏各地。

  等手里有了钱,他再将军队一步步收入手中,开始给军队发饷,同时约束他们不许再去各国边界“打草谷”,同时裁撤冗兵冗员,只保留一只完全脱产的精锐部队。

  原本辽国军队国家不给发饷,完全去各国边界劫掠,各国也反过来报复,互相“打草谷”,卫骁这么一搞,跟各国的边界纷争渐渐平息,各种毁家灭门的惨案越来越少发生。

  当然,卫骁仍然努力搞自己的尖端养殖大业,数次扩大天蚕和朱蛤的养殖,再次调整九阳丹的配方,添加了东北神山百年老参等药材。服用之后,能够激发人的潜力,增加一年多的真气,还能保护脏腑,填髓液,补心气。

  跟当年在无量山时候相比,他如今不仅功力大增,医术也跟薛慕华学得不输于世上名医,调配出来的药方又是跟薛慕华一起讨论增减以后确定下来的。新的九阳丹服用以后,哪怕是垂死之人也能保住性命,是为疗伤圣药。

  除此之外,卫骁又跟薛慕华研究天蚕的药性,想办法把它跟朱蛤结合,研究可以延年益寿的丹药。他把不老长春功和化功大法都教给薛慕华。

  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全本的只有天山童姥会,当年童姥喜欢无崖子,把这门功夫交给无崖子,无崖子只学了不到五层就移情别恋,爱上了李秋水。无崖子和李秋水到琅嬛福地隐居,两人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便把这门功夫教给了李秋水。

  再后来李秋水跟丁春秋搞起来,把这门功夫择些传给丁春秋,到丁春秋手里,只剩下了两成左右,丁春秋努力修炼,已经无法驻颜,只能落得个鹤发童颜。

  丁春秋不甘心,想尽办法要补足这门功夫,最终搞出来一个法门,利用毒虫的毒质来刺激潜力,改善筋骨,虽不能返老还童,也能美白养颜,年逾八十,脸上皱纹不生。

  中医里面,毒药并称,毒就是药,药也是毒,是药三分毒,是毒皆为药,薛慕华修炼不老长春功,又研究丁春秋留下来的毒方,进行增减改良。

  只是这丹药十分复杂,一时之间连薛神医也没有头绪。

  却说这日,追风子和无尘子回来了。

  当日卫骁派他们俩去找会梵文的人,这两个夯货到处寻找也找不到,后来跑到西域去,都快到印度了,才寻找几个,语言又不通,人家更不肯来,两人软硬兼施,费了好大得劲才把人给请回来,一共六个人,回到中原之后又到处寻找卫骁,直到今日才找到燕京来。

  卫骁的易筋经已经翻译完了,这六个翻译已经没用了。

  不过卫骁还是大力嘉奖了两人赐予他们新炼成的九阳丹每人各五粒。

  两人本以为事情办砸了,卫骁会降罪,战战兢兢,没想到不但无罪还有赏,真是喜出望外。

  追风子还带来一个消息:聪辩先生苏星河如今到处发英雄帖,找普天下的青年才俊破解珍珑棋局。

  追风子拿出一张大红请柬:“这是我们从一个小白脸手上抢来的。”

  卫骁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苏星河奉请武林中各位精通棋艺之才俊,于六月十五日驾临汝南擂鼓山天聋地哑谷一叙。”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