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章 045 训练中_来个奥运冠军吧[田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的,他们亲眼见识过陆鸣的身体报告,那素质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好。

  像许文海这种偏技术流的教练当时就想过让陆鸣改技术的可能,可惜他不是陆鸣的主管教练,而且成绩越好的运动员改技术更难,因为他们受到的公众关注往往更多,一旦成绩出现大幅波动,后面各种质疑声就都来了。

  在很多时候,运动员改技术不仅不能提升成绩,反而会因为外界的质疑声使心理状态受影响,从而进一步导致成绩下滑。

  而且改动是个长期的过程,运动员能否忍受长期的低谷也是个问题。

  “顾教练你给点意见?”

  顾昆是被拉过来的,刘飞人最近结束了比赛在海市备战亚运会,他就被路剑君拽过来,说苏省有个运动员状态下滑了,让他帮忙看看是什么情况。

  “能不能成功我也说不准。”顾昆笑道,“每个运动员的天赋都不一样,但我觉得,运动员自身有想法,教练可以适当地给予支持。”

  “国内能达到215米这个步幅的运动员也不多吧?”

  “很少。”

  国内运动员一直以步频快而著称,和国外选手的差距往往就在步幅上,举个例子说,加特林就是典型的用蹬力带动步幅的选手,步幅大,他跑100米往往只需要42到44步,也就是说,他一步能跑23米左右,把陆鸣和加特林进行对比,陆鸣现在一步跑209米,加特林每跑一步就能比他多跑021米,按23米的步数算,加特林跑100米需要4347步,而陆鸣在4347步的时候才跑了90米。

  陆鸣的步频不比国内的选手们差,甚至还要发挥好一点,他现在的体能毕竟还没有跟上全国顶尖选手的水平,100米跑出10秒20靠的就是天赋和起跑速度,而且步频绝对不拖后腿。

  “我听说,陆鸣今年才16岁?”顾昆问道。

  “对。”

  “那就不用担心了,16岁的时候其他运动员都在干什么?他都拿世青赛的冠军了。”

  刘飞人在2000年拿下了圣地亚哥世青赛110米栏的第四名,那一年他17岁,还比现在的陆鸣大一岁。

  几个教练随即不再开口,专心去看陆鸣训练。

  省队这边,黄柏泉和另外一位教练在替陆鸣计算着步数和步幅,路剑君几人盯着看了一会,他们发现,陆鸣的整体状态其实是很稳定的,100米这几趟手记的成绩都在10秒40左右。

  “确实比长沙站的时候要好一些。”苏平也看出来了,“年轻人的适应能力很强。”

  改步幅意味着陆鸣要彻底抛弃过去积累的优势,强迫自己习惯一种陌生的跑步方式。

  “都改了这么久了,咱们也不好横插过去让他不许再改了。”路剑君观察了很久,这才拍拍赵云雷的肩膀,“赵教练,我把老许暂时留在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