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2章 京中轶事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多数历法比唐朝的要精密的多,至于为什么历法在元代以后没落,主要还是由于天文研究的命令禁止和思想禁锢。

  例如这次的历法为什么研究的这么快,主要还是因为负责这次历法研究的官员,清一色都是顺天学府天文院毕业的官员。

  朱由检自己是没有什么天文方面的知识,顶多知道宇宙是个什么模样,但是即便如此,当他把这些写在书上,并且收集了大量朝廷明令禁止的天文书籍给天文院学子阅读学习后,他们自己就脱颖而出了许多天文方面的佼佼者。

  也正因为有了他们,徐光启的历法才会编撰的这么快。

  想到这里,朱由检翻阅着历法,不免有些感叹思想禁锢的弊端何其严重。

  “请殿下为此历法赐名……”

  见朱由检对历法爱不释手,徐光启趁机让朱由检为其取名。

  这种事情,本该是皇帝来做的,但徐光启让人传信房山后,皇帝却说“朝中事宜一切皆有齐王做主”而没有取名。

  因此,为这历法取名的重任就放到了朱由检身上。

  对于朱由检来说,他实际上不太喜欢年号,因为这不够简洁统一。

  因此,借着颁布新黄历的快船,朱由检准备统一一下标准。

  “此历便称为《大明历》吧,今岁便是大明历二六四年。”

  “至于以前的《大明历》也不用避讳,便在其前方备注《金代大明历》即可。”

  朱由检以大明立国的年限来提醒着百姓们,大明已经立国立了多少年。

  从今往后,只要《大明历》颁布下去,百姓们就能人人都知道大明已经立国多少年,不会像以前那样糊涂了。

  至于年号,那是另一码事,反正称呼《大明历》的年数不犯法。

  说实在的,朱由检还真的好奇,在这部《大明历》代表的新传承里,大明能延续多少年,有没有可能超过四百年的年限?

  这么想着,朱由检放下了《大明历》而坐在承运殿角落的那名五旬起居注官也把这一刻记载到了《天启起居注》中。

  “既然如此,老夫告退……”

  徐光启见事情交代妥当,也准备回家好好休息了,但朱由检却拦住了他:

  “军备院的农业所还需要先生帮忙,不知可否留下?”

  朱由检对徐光启喜欢传教的举动不太喜欢,但对他在一些农业、天文、数学方面的举动还是比较欣赏的,他想让徐光启进入军备院的农业所进行农业的研究。

  不过对此,徐光启却摇头苦笑着婉拒道:“殿下,老夫已经七十有一,目前只想回家颐养天年,着实无法胜任。”

  “好……”听到徐光启的拒绝,朱由检心里叹了一口气,有些不舍的对角落王承恩说道:

  “下旨,擢升徐光启为华汇伯,着工部于法华汇修葺徐府,改松江府法华汇为徐家汇。”

  “奴婢领命……”

  朱由检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