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5章铁路计划_大国崛起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靠黄德功,只有解决了边境的麻烦,才算真的高枕无忧,这段时间给我密切注意东北那边的动向,随时准备出兵。”李鸿飞说道。

  黄德功是否真心投靠,李鸿飞不确定,要不然他也不会做这种防备,如今这节骨眼,丝毫马虎不得,更不能将所有筹码,都押在黄德功身上。

  ——

  全**制改革一事,由于边境问题只能一拖再拖,倒是内阁和国会的组建,已经提前完善。

  对于李鸿飞的执政方针,大部分官员都不怎么熟悉,所以原苏州那套政府班子,算是走了大运,尤其是知府吴浩,更是一步登天,不但进入内阁,还是主管财政部门的财神爷。

  虽然原六部被取消,但也新增了不少部门,如国防部、财政部、交通部、外交部、商业部、农业部这些部门基本已经代替了原来的六部,甚至在责任划分方面,更为细致。

  如今能进入内阁的成员,都是各部门的一把手,比如国防部的李定国,财政部的吴浩,商业部的曹宏

  作为大明的“财神爷”,吴浩上任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快速振兴国内经济。

  苏州作为全国改革的试点项目,经历五年的时间,算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而在北方要想复制这样的辉煌,最好的选择,便是这天子脚下的北京。

  作为大运河终点站的北京,水路交通以是十分发达,唯一差强人意的,只剩陆路了。

  或者说,如今整个大明,受限于交通工具制约,陆路运输无论是从速度,与运载成本来说,都远比水路差太多。

  所以第一次内阁会议上,李鸿飞便命新上任的交通部长姜曰广,拟定铁路修建计划。

  姜曰广或许是崇祯南下任命的内阁之中,除了史可法外,唯一安全走到现在的内阁大臣了。

  吕大器操劳过度,早早离世。

  郑三俊、刘宗周、徐石麟降清,被裹挟出关,在东北过苦日子,如今朱由崧起事,这几人或许会再次辉煌,又或许很快便走向末路,暂时没法下结论。

  而高宏图也没讨到好,成为了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就算不被判死刑,这牢狱之灾也免不了了。

  几位内阁大臣中,只有史可法跟姜曰广两人一直走到现在。

  史可法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凭的是为人正直赤胆忠心,加上当初的“从龙之功”,不但受朱由检赏识,李鸿飞更是愿意冒险派人前往扬州救援。

  而这姜曰广,只能说他是个老好人,虽为东林党人,却从未参与过党争,一手和稀泥的本事,比朱由检都高明得多。

  李鸿飞本想将这老狐狸调入外交部,充分利用他这手和稀泥的本事。

  不过转念一想,如今的大明对外方针,需要的是铁血手腕,而非中庸之道,哪怕调一名军人进入外交部,也比姜曰广强。

  倒是交通部这个需要与百姓打交道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