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章 放大招_美利坚大法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的当事人,柯蒂斯先生是无罪的。”

  哈文保持着审前听证会的旺盛斗志,不等本斯通坐下,就已经走到陪审席秦开始陈述。

  布鲁克林一直很好奇,是什么让哈文突然斗志昂扬的?难道自己真的看走眼了?

  哈文不知道法官在想什么,他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双臂挥舞着,富有激情地对本斯通的指控进行一一反驳。

  “我当事人只是哈恩众多粉丝中的一员。”

  “宪法第一修正案赋予了我当事人信仰自由的权利。”【注1】

  “我当事人对哈恩,就像歌迷喜欢泰勒,影迷喜欢马龙白兰度一样,这什么都明不了。”

  “按照检方的推论,群联邦有上万名哈恩的粉丝,警方应该立刻将这上万人全部逮捕。因为暗中检方的推论,他们都是潜在的杀人凶手。”

  布鲁克林忍不住摇了摇头。

  他没看走眼,哈文还是那个哈文。

  就算他的陈述再富有激情,声音再富有感染力,内容出问题,一切都是白扯。

  本斯通花费大量篇幅讲述柯蒂斯与哈恩的联系,描述柯蒂斯对哈恩的崇拜,目的是为了推定他有罪吗?

  并不是。

  他的目的是为了加深陪审团的印象,让陪审团忽略个体差异,下意识地将对柯蒂斯的印象替换成哈恩。

  柯蒂斯是新秀,哈恩可是成名已久。

  大家对哈恩的印象是什么?

  冷血,残酷,狡猾,奸诈,杀人不眨眼,恶魔,心理变态,x功能障碍……

  这些标签或许并不能准确描述哈恩,但没关系,经过媒体反复长久的渲染,提到哈恩,大众的印象就是这些。

  本斯通大费周章的描述哈恩与柯蒂斯,就是为了在陪审员心中将柯蒂斯与哈恩画等号。

  一旦陪审团有这种印象,检方将占据巨大优势。

  “此外,警方并不能提供我当事人出没现场的证据,他们只是凭借对我当事人审讯的结果做出判断。”

  哈文并不知道在布鲁克林眼中,他的开场陈述已经输了,他依旧在做着陈述。

  “而警方的审讯是未在律师陪同下进行的,我有理由怀疑审讯的公正性。”

  “至于我当事人对案发现场的描述,很可能来自于粉丝团体。”

  “反对!猜测性推论,而非事实。”

  本斯通慢条斯理地举手反对。

  “反对有效!”

  布鲁克林挑着眉敲响法槌。

  “请注意你的发言,哈文律师。”

  在布鲁克林看来,哈文的发言可以是一团糟。

  如果前半部分还只是逊色本斯通一筹,后半部分就是自找麻烦。

  不是谁都有底气像当初布鲁克林的发言那样,质疑警方的程序公正性的。

  就算是布鲁克林,当初也是基于事实浅尝辄止,主动给纽约警方台阶下。

  哈文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推论警方审讯程序不公正,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全联邦的律师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