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二章 德国战俘的贡献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英军使用过的二手货。

  直到四三年底,美军在太平洋战场连续遭到连续惨重的失败,始终未能将攻入澳大利亚,并抢占了北部相当一部分土地面积的日军驱赶或是歼灭的之后,才开始大幅度的增加对抗联的坦克援助。

  但是数量始终无法满足需要,连同之前援助的m三、m五轻型坦克数量加在一起不到四千辆的情况之下。在想要打牢自身工业基础的想法之下,杨震便将目光盯上了美英苏三国缴获的德国货。而这些德国货的抵达,也极大的缓解了抗联自身能力不足之下,对重装备的急需。

  不仅仅是武器装备中大量使用了德制装备,同时依靠从苏联交换回来的德军技术维修保障人员,组建了数个火炮、坦克、飞机大修工厂。以及为各个纵队,装甲和炮兵部队,组建了一大批的队属野战修理厂。

  还利用这些德军技术维修保障人员精湛的技艺,严谨的工作态度,最关键的是超一流的机械维护和制造能力。为抗联培养了一大批技术精湛,工作认真负责装备技术保障人员。保证了战损装备,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维修。

  到四四年,整个抗联的战场战损装备的抢修,已经达到德军四二年的标准。后送战损装备的抢修率,也从之前的短时间之内连百分之四十都不到,上升到了四四年的百分之七十。这个标准远远超过了苏联,甚至超过了美军的标准。

  当然超过美军相当一部分的原因是二战美军在身后强大国力的支撑之下,显得相当的财大气粗。在战场上在一定时间之内无法抢修的战损装备,大多数都是主动炸毁之后放弃,甚至压根就是直接的抛弃。

  而且面对着德军优势的坦克炮火和反坦克炮火,装备易燃汽油机的美军坦克在挨上几炮之后,也大多数彻底的烧毁和被炸毁,而没有什么抢修价值了。所以超过美军的抢修水平,其实水分是很大的。但是达到了德军标准,远远超过苏军的抢修水平,却是实实在在的。

  当然这个战车抢修率如此之高与日军的火力,尤其是反坦克火力远远无法与德军相比有相当大的关系。整个二战之中除了一式四十七毫米反坦克炮之外,日军唯一能依靠的有效反坦克武器,就是九零式野炮。

  虽说日军在战时,为了对付抗联以及美军坦克,引进并仿制德制五十毫米反坦克炮,但是小气的日军只肯使用老式的钢芯穿甲弹,拒绝生产昂贵的钨芯穿甲弹。使得这款在欧洲战场起到了相当大作用的反坦克炮,在中国战场的表现并且比日军一式反坦克火炮好到那里去。

  在整个战争期间,日军给抗联坦克部队的最大威胁就是九零式野炮。至于其他的反坦克武器,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只要没有被日军威力最大的九零式野炮,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