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六章 东北战场的态势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穿插作战因为地形限制,无法采取大规模的装甲突击。投入作战的兵力,也只能以越野能力强的轻型坦克为主。所以看起来威胁相当的大,但是在日军高密度布防地区,能够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有限。

  主要起到搅乱敌军后方,打乱敌军纵深部署,分散关东军兵力的作用。同时在东线化被动为主动,使关东军无法对抗联同样兵力不足的东线,发起主动的进攻。以瓦解关东军在抗联也相对薄弱的东线,对正面战场的侧翼可能形成的威胁。

  不过受制于抗联在东北战场整体兵力的影响,在东线兵力头上的不足,使得这种穿插缺乏持续的后劲。这种大纵深的穿插战术,虽然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相对于整个战局来说,起不到决定性的影响。

  即便是这样,整个东部战线也成了让关东军最头疼的地方。在私下里东部战线,被称之为关东军的盲肠。放弃整个辽东山区,对于关东军来说,那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那样不仅意味着关东军与朝鲜军最后的地面联系通道,被彻底的切断。

  而且整个南满工业基地,将会失去侧翼的屏障。到时候抗联居高临下,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同时放弃辽东山区,也就意味着要放弃抚顺、鞍山两大工业城市,以及本溪湖、宫原等煤铁产地。旅大这个日军在东北最重要的军港,也面临着抗联的威胁。

  但正面战线也同时面临着抗联坦克集群不断冲击,前线频频吃紧的关东军。在纵深还要保持足够兵力,以应付抗联时不时的来一次黑虎掏心战术的情况之下。辽东山区面积广阔的山区投入过多兵力,又造成了顾此失彼。

  尤其是在抗联此次在东北战场上,为了弥补兵力不足,而采取的坦克集群攻势面前,本就捉襟见肘反坦克火力更加的吃紧。八八毫米高炮射程远,改行作为反坦克武器的确威力大。但是这种临时改行的,原本担任要地防空的高射炮,实在是太过于笨重了。

  不仅在辽东山区部署很困难,更无法作为机动防御火力使用,只能放在固定火力点内使用。在辽东山区除了几条主要公路之外,大部分的地区还是要依靠步兵反坦克武器。而其他的反坦克武器之中九四式速射炮,对于抗联的坦克带来的威胁,几乎是微乎其微。

  一式反坦克炮和九七式反坦克炮,虽说能在近距离之内击毁m三轻型坦克,同时机动能力也很强。但除了数量不足之外,对付抗联的t三四坦克和英制步兵坦克还是威力不足。至于新式的反坦克炮,关东军装备的数量更少。

  而抗联的步坦协同战术,又让关东军试图利用辽东山区地形,使用老式的九四和九七式速射炮,采取伏击的办法很是得不偿失。在辽东山区抗联的突击战,一般是采取步兵在坦克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